继在广东省广州市率先完成“一窗式”审批服务改革,并于2016年在广州市率先推出“银商通”业务后,广州市天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近日通报称,将于今年7月出台实施全省首个区级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备忘录《天河区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备忘录》,并在积极推进天河区企业监管云平台建设等,以加强“先照后证”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此外,记者了解到,在经济户口总数和企业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业务处理量极大的情况下,天河区还实现了注册登记业务24小时内“随时预约”,政务服务的不断提升,使得企业在天河办事可以说是“快得飞起”,企业从提交资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1天时间,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
各职能部门联合惩戒失信企业 政策最快7月实施
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区,天河区历来特别重视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通过“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减负带来实惠,在经济户口总数和企业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截至今年5月31日,天河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共29.5645万户,现有企业19.0974万户,占全市总量的26.8%;个体工商户10.4671万户。 1-5月天河区新增企业22535户,占全市新增企业的31%,企业数量增长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54.4%;其中5月新增企业4590户。
注册企业数量激增,也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2016年9月,全省首个针对“先照后证”改革而出台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区级工作意见《天河区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出台,涉及259项许可清单和7项场地清单,“明确了各部门智能,发现一个项目或经济行为违法违规,一对清单就明确了由哪个部门负责,其他涉及单位进行配合,防止了互相推诿,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都得到提高。”天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7月,首个区级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备忘录《天河区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或将在天河区率先实施。据悉,该备忘录涉及56项联合惩戒措施,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由天河区商改办、区发改局、区安监局、区食药监局等20个部门针对失信企业开展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比如企业因为制假售假、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行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或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多个部门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任职资格、工程招投标、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限制。”
此外,针对集中在天河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以往惯例采取的“谁审批谁监管”原则行不通。据悉,天河区正积极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监管”思维,将区属42个部门所有的监管信息、企业信用信息汇集到一个平台,实现预警分析、推送处理、督办整改、联合惩戒等功能,着力解决“谁来监管”、“怎么监管”、“标准如何”等现实难点问题。
注册登记24小时内“随时预约” 企业在天河办事“快得飞起”
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激发了市场活力,企业注册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天河办理注册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提升效率,天河区通过加员加窗、开通微信预约的方式,实现注册登记业务24小时“随时预约”,大幅提高预约受理量。
据悉,目前天河区共计有5个红盾网预约办事大厅,10个微信预约大厅,仅业务受理号就升至1470个/天,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5.7%,业务处理量位居全市第一;预约时限大幅压缩至24小时内,比白云等区缩减了83%。
“从提交资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了1天,按照法定时限,我们需补齐材料才可以领照。” 越秀集团旗下的佳耀置业公司负责人用“飞快”来形容在天河区办理营业执照的感受。原来,天河实行容缺登记制度,除申请书、章程(合伙协议)、法定代表人和投资人身份证明、场地证明及前置审批文件外,其他设立登记申请材料暂时欠缺,申请人承诺在合理时间内补正的,可先行受理并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
此外,天河区还率先推出了“银商通”业务,实现银行网点开到哪,政府服务延伸到哪里。从去年3月率先启动银行网点设立企业注册登记窗口试点工作,目前天河区共计160家银行网点可无偿代办内资有限公司和分公司的设立登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