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跨入“万亿时代”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7-08-0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2017年度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为人民币1200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首度跨入“万亿时代”。对比2015年的9000亿元,同比增长33.3%,预计2017年将达18543亿元。

增长将持续

该报告重点跟踪调研了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淘宝全球购、国美海外购、苏宁易购海外购等大电商平台下的跨境进口电商部分,以及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聚美优品、洋码头等为代表的独立运营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上述数据。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2013年后,跨境进口电商平台逐渐出现,跨境网购用户也逐年增加,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规模增速迅猛。2015年,得益于进口税收政策的规范以及部分进口商品关税的降低,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一年。2016年跨境进口电商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不断扩展平台商品种类、完善售后服务。未来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的交易额会继续以增长的趋势向前发展。随着国家政策对跨境进口电商的不断支持,跨境进口电商会更加普及化,预计2017年,交易量将增长到18543亿元,同比增长54.5%。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认为,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在行业洗牌下,渐渐显现出不同层次阵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网易考拉海购、天猫国际、唯品国际以及京东全球购,占整个市场70.4%的份额;第二梯队为聚美极速免税店、小红书以及洋码头;第三梯队为宝贝格子、蜜芽、宝宝树等平台。可以看出,位于第一梯队的都是相对规模较大的平台旗下的跨境进口电商;第二梯队多是综合性电商平台;第三梯队的大多是母婴类产品平台;寡头效应初步显现。

十二年跨越三个时代

报告对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发展史做了系统地梳理,指出了三个发展阶段,包括“1.0时代”,即代购时代,特点是消费者集中,小众,普及度不高。2005年开始进入个人代购时代,以海外留学生代购为主体,是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初期,消费者一般为留学生的亲戚朋友,比较小众,普及度不高。消费者主要通过海外买手、职业代购购买进口产品。这一消费模式周期长且价格高。“2.0时代”,即海淘时代,形成了常规的买方和卖方市场。2007年开始进入海淘时代,跨境进口电商市场开始形成,消费群体也逐步扩大,商品的品类丰富多样起来,不断有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成立,逐渐开始有消费者选择通过这些平台购买进口产品。“3.0时代”,即跨境进口时代,表现为平台模式多样化,跨境网购常态化的特征。2014年是跨境进口电商爆发增长的一年,流程繁琐的海淘催生了跨境进口电商的出现。2015年,随着政策变更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跨境进口电商加速发展,跨境购物开始走向规范化。而随着跨境进口电商的合法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购买海外产品,跨境网购走向常态化。

至此,报告称,跨境进口电商历经12年,从个人代购到海淘再到规范化的跨境网购,完成了消费习惯的转变和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品类追求的提升。

曹磊指出,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的五大发展趋势是跨境网购愈发普及,愈加常态化;用户向二三线城市延伸;个人消费转为家庭消费;跨境网购消费关注点转变;跨境政策逐渐规范化。


本文链接: http://cx.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70807/1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