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75.2亿元,位列全国首位,占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20%。日前,《广州市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印发实施,19条措施亮点频呈,为“跨境电商之都”再添一把火。
接下来,广州将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引进世界500强、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并打造一站式办理平台,囊括跨境电商审批、备案、缴费等功能;还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溯源、信用、风险防控等领域应用;鼓励企业引进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人才绿卡。
新速度:提高通关率,降低跨境电商进出口查验率
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将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统一监管操作规程,实现跨境电商监管执法协同一致。清理涉及跨境电商企业直购进口、零售出口货物处理费的收费依据,规范相关收费行为,能够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减负。在海关的监管下,允许物流企业自行对直购进口的跨境电商商品进行理货,则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降低跨境电商进出口查验率,提高通关效率。完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货机制,优化退货流程,对于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准予不征税复运进境(已办理出口退税的除外),减轻跨境电商企业负担。
医药产品和宠物食品是国内消费者经常“海淘”的产品,将来可能会更快来到买家手中。《若干措施》透露,广州将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争取配套政策,支持广州开展跨境电商正面商品清单框架内的医药产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并向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争取支持广州开展宠物食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上述两类商品的入境程序和流程。
新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南沙全球溯源中心
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数据可溯、信息透明、难于篡改、便于共享的特点,在跨境电商领域拥有不错的应用前景。接下来,广州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溯源、信用、风险防控等领域应用。根据《若干措施》,将推进南沙全球溯源中心建设,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字贸易服务及数据化监管水平。支持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广州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通过对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给予支持,优化拓展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各项服务功能,加强监管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推动跨境电商审批、备案、缴费等功能集成到平台中,实现企业业务一站式办理,增强各部门协同监管和服务能力。还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跨境电商B2B业务申报及税收、外汇管理等功能,为跨境电商业务量持续增长提供平稳高效的服务。
此外,推进“丝路电商”工程,广州将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通关、支付结算、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协作,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新角色: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
《若干措施》在用地上予以保障,明确了把跨境电商物流基地、中心城区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用地纳入广州市产业用地规划,支持中心城区创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满足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需求。为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还提出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以及鼓励措施,以期发挥园区辐射带动效应。
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企业、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以及商务部认定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并以独立法人实质性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给予园区主办方奖励。对经认定的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正常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给予园区主办方奖励。
各区则要结合实际,建设各具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从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品牌培育、人才培育、产业园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出台本地区跨境电商扶持政策。促进跨境电商业态多元化发展,发挥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枢纽的全球辐射作用。
企业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优粤卡,享受相关政策。支持阿里巴巴、eBay、亚马逊、Wish等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开展多层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为行业培养运营人才。组织跨境电商行业专家分享实战经验,培养与市场契合度较高的跨境电子商务实操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