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幕!2020年广州民营企业服务周拉开序幕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04

  11月2日,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市工商联联合主办的2020年广州市民营企业大会暨“民营企业服务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标志着广州市为期一周的民营企业服务周正式拉开帷幕。

  记者了解到,2020年广州市“民营企业服务周”将采取“1+4+N”的形式开展。

  “1”指的是11月2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大会暨“民营企业服务周”启动仪式。“4”指的是在“民营企业服务周”活动期间开展减税降费、融资对接、科技创新和人才引培等4个专项服务活动。“N”指的是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在大会开幕式现场,市发改、科技、工信、人社等10个政府部门搭建服务摊位,现场向企业宣讲惠企政策,开展服务对接。

  会上,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在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并向中国工程院院税降费、融资对接、科技创新和人才引培等4个专项服务活动。“N”指的是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士孙玉、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等专家和企业家发放荣誉导师聘书,将全力打造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结构优、有担当、高素质的新时代穗商企业家队伍。

  大会还对广州市第二批59家中小企业服务站进行了授牌,友谊酷都产业园、海珠同创汇、乐天智谷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园、暨南大学科技园等中小企业服务站代表上台接受了牌匾。

  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动税务、人社、规划、科技、电力等部门,深入服务站举办60多期“小企业 大未来”中小企业巡回课堂免费公益培训活动,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创新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课堂”的“双线”培训模式,培训约50万人次。

  延伸

  全市市场主体达256万户,广州是怎么做到的?

  有着千年商都美誉的广州一直非常重视民营经济工作,实施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广州市95%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以上的进出口,40%以上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由民营企业贡献。

  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近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4488亿元,占全市GDP的40.9%。2020年1-9月,全市市场主体达256万户,同比增长13.6%;其中,实有登记私营企业147万户,同比增长20.1%,个体工商户109万户,同比增长5.9%。民营上市企业超过140家。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改革。2018年以来,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3.0改革,改革持续深化细化,不断提速升级。今年,广州开启了营商环境3.0改革,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对照国内外最佳实践,以最高最好最优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持续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无论是企业开办、登记财产,还是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数字政府建设,围绕企业便利度、企业家的获得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018年以来,张硕辅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成立由温国辉市长任组长的全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民营经济工作。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召开12次市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与146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协调解决企业诉求241项。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已清偿政府部门及大型国有企业拖欠账款160多笔,清偿资金超1.9亿元。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今年共批捕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143件274人、起诉182件276人,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及刑事申诉积案专项清理工作,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安全指数”。

  创新强化融资支持

  构建市、区两级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新成立白云、南沙2个区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形成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多方风险分担机制。2020年6月,先后建立财政支持的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化运作的应急转贷机制。截至9月末,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11家合作银行机构已授信超过162亿元,实际投放超过8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比例占90%以上,受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12000家;转贷服务中心已落地业务转贷融资成本降至0.05%/天,为市场平均价格的1/3左右。推进“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平台推广,建立信用联合奖惩系统,有效对接融资信息需求,增加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成立广州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境内外上市民营企业超过1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由8家扩大至23家,已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达27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180亿元。

  培育企业做优做强

  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这个“牛鼻子”,引导企业从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产品开发、科技人员等方面对标高企,提升综合创新实力。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283家,其中超过九成是民营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行动,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227家企业入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企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力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通过升规奖励、融资贴息、重点服务等方式支持小微工业企业升规发展,2018-2019年推动2412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

  全力支持创新创业

  大力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支持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提升创业创新服务能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80家、众创空间267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9个。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45%,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2019年全市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8家,总量达到63家,居全省第一。市财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70%投向了民营和中小企业,有效释放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2020年为1.4万家企业减免税额超过132亿元。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发展,目前全市已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1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3个,居全省之首。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并在中小企业集聚区、重点行业协会建设159个中小企业服务站,形成完善的“市、区、园区”三级服务网络,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中小(民营)企业人员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依托知名高校举办一系列专题研修班,并深入产业园区举办“小企业∙大未来”中小企业巡回课堂58期,线上线下累计培训中小民营企业人员约50万人次。在全国首创“直播带服务”模式,促成2096家企业与服务机构达成服务购买意向总金额4010万元。

  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抗击疫情。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目前已新增减税降费近600亿元,减免租金26亿元,降低企业电、水、气成本2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费稳岗补贴31亿元,惠及职工400余万人。

  开展南粤春暖、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举办网络招聘会1000多场次,组织“点对点”专车专列、“返岗直通车”行动,集中接返超过1.2万名外地务工人员返穗。

  开展“访百家园区∙助中小企业”法律服务暖企活动,为4531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化解各类涉疫纠纷2341宗。启动“同舟共济、爱满羊城”广州工商业者互助行动,搭建“穗企通”线上互助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等难题。

本文链接: http://cx.gzoutsourcing.cn/Article/20201104/3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