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环境信用效应 助力广州绿色发展——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将“信用+”有机融入简化审批优化监管强化服务“全过程”案例获评为“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6

  2020年11月,广州市信用办、市文明办联合主办“诚信兴商 信用智创”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诚信示范中小企业”和“信用创新应用案例”评选工作。经过推荐参选、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等流程,日前公布评选结果。其中,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放大环境信用效应 助力广州绿色发展” 案例获评为“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近年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将“信用+”有机融入简化审批、优化监管、强化服务“全过程”。

  一、简化环评审批,释放改革红利

  在源头准入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实行网上速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大幅缩短审批时限,提升时效性;另一方面,实施豁免名录管理,豁免符合条件的30个行业89类项目的环评手续,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民生工程、中小微企业等范畴,有效服务民生,提升便利度。

  二、优化执法监管,做到无事不扰

  在日常执法环节实行“正面清单”监管。一是严格筛选,建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2020年以来,结合信用评价、执法检查、信访投诉等情况,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将三批共968家环境信用良好、环境管理规范、污染轻、风险低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保证清单质量。二是多措并举,拓展非现场监管措施。制订落实细则,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巡查2264家次,其中通过在线监控检查企业644家次,发现存在问题56个,并及时指导企业立行立改。三是动态调整,杜绝清单“终身化”。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因涉嫌环境违法被及时移出“正面清单”。

  三、强化信用服务,促进便民惠企

  在信用服务环节树立“正向激励”导向。一是推动全方位评价。根据相关规定,2019年度将3095家企业纳入省、市两级环境信用评价,确保“应评尽评”。二是推行多渠道应用。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综合影响到企业获取贷款、资金补助、采购便利、评优评先、税收优惠、差别化价格等各方面。2020年以来共推送联合激励对象104家、联合惩戒对象381家。三是实施高效率修复。在信用评价期间,积极引导企业立行立改,“即时修复”信用438家;评价结果公布后,主动帮扶失信提交信用承诺、在线申请办理,完成环境信用修复151家。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良性发展,推动社会信用状况不断提升。

  

  


本文链接: http://cx.gzoutsourcing.cn/Article/20201126/3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