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2021年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广州将推动信用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同时将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广州信用状况持续优化
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代表市信用办传达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信用工作精神,通报广州市2020年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提出2021年工作要点。今年2月,广州开展了2020年度的信用工作考核,结果显示广州信用状况持续优化,66个市区有关参评单位的平均分96.33,达到优秀等级的有61个,优秀率达92.42%。
据悉,2020年,广州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信用状况每月监测排名保持前列。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观摩评比会上,广州以城市组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称号。在信用建设的一些关键指标上,广州走在了全国前列:公共信用信息数据规模达52亿条;归集公示各类信用承诺达595万份;93个行业细分领域实现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37个行业细分领域开展了信用创新应用。
推动广州信用建设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信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接下来,市信用办将充分发挥全市信用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顺应新形势变化,将信用工作推向纵深,进一步突显广州信用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信用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加快信用立法进程;清理规范失信惩戒措施,完善全市失信约束制度;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加强国企拖欠账款清理;强化司法公信建设;大力开展重点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持续拓展信用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建立完善信用监管约束制度;依法依规落实失信惩戒;建立完善建筑市场、教育、消防、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制度;将市场主体承诺履行情况纳入信用档案,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继续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障。
进一步夯实信用建设平台和数据基础
结合“数字政府”改革,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完善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和治理应用机制;优化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功能;切实加强信用信息安全保护;推进湾区城市信用协同机制建设。
进一步增强信用建设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效能
探索推进信用数据要素改革;聚焦信用便企惠民,推进信用应用场景创新发展;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强化“信易贷”平台功能,丰富“信易贷”应用场景。
进一步扩大“信用广州”城市品牌影响力
推动越秀、南沙、黄埔三区开展信用试点示范;加大诚信宣传力度,推动诚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持续深化市辖区、重点部门、重点领域信用监测。
广州2020信用“成绩单”
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打出组合拳
一是疫情期间出台“信用助企”9条,开通信用修复绿道,助力企业重塑信用,精简修复程序,实现修复“零跑腿”,审核效率提高3倍;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探索广州特色的“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创新应用,推动广州“信易贷”平台落地生效,运用信用数据开发了电力信易贷、物流信易贷、海关信易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以信用撬动金融资源,提高信用状况良好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平台累计注册企业6.7万家,上线金融产品304款,促成融资授信总额超361亿元,累计放款超220亿元;三是“银税互动”项目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累计为超4万户次纳税人投放贷款金额244.7亿元,实现投放户次和投放金额双增长,创历史新高。
信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汇聚正能量
信用创新应用吹响集结号
越秀区打造全国首条商务楼宇“信用走廊”,为每栋楼宇配备“信用管家”,给予入驻企业优惠扶持政策,激发楼宇经济活力;南沙自贸区率先实现全球溯源、AEO认证、办税、用电等一篮子“信易+”便民惠企措施“一网通办”;黄埔区全国首推100项“信用+智能”不见面秒批事项;广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升级公共资源交易指数2.0,覆盖交易项目65万宗,涉及交易金额1.2万亿,成为全国首个破万亿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