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粤商通或越秀商家,出示粤商码。窗口人员扫描二维码,发起授权。“将查询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否同意?”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路分店的工作人员李静霞的手机随即就收到了询问,点通过后,窗口工作人员马上在后台调取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信息,几分钟之内,李静霞就拿到了办理回执。
日前,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全省率先实现与省“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打通”,上线“免证办”服务功能。依托“粤商码”电子证照核验能力和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众“一码”用证、“免证”办事。办理人员不需要带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就可以直接办理证件变更等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越秀区推动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VR政务中心”360度实景展示大厅全貌,企业、群众可在线“漫游”大厅、办证办事。打造企业智慧服务专区专室,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创新服务和代跑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现场“云受理”“云审核”“云服务”。审批部门“远程坐席”,与企业在线会商,“不见面”一对一提供服务。
速度更快:有“数”则灵,政务服务“三少一快”
厅不在大,有“数”则灵。
走进位于东风中路的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全新亮相的大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进口处,VR从360度展示整个政务服务中心的全景,市民办事前就可以先了解服务功能。一楼综合出件区,市民正有序排队;也有办事人员直接走到自助取件区,凭密码取件完就走。
25日上午,李静霞像往常一样拿着《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延续申请书走进三楼的服务窗口。“以前核查纸质资料,执照、许可证、身份证原件加复印件,时间要半小时。有时候漏带证照,还要回去拿,来回就耽误一天时间。”李静霞是尝“头啖汤”的人,现在不用提供证照非常惊喜。“因为我们门店多,当天事情当天办,大大方便了企业。”她笑着点赞。
作为省级数字政府改革示范区,越秀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省“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打通”,上线“免证办”服务功能。依托“粤商码”电子证照核验能力和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众“一码”用证、“免证”办事。窗口通过扫描“粤商通”或“越秀商家”上的“粤商码”发起用证授权,市民一次确认,窗口即可予以信任采用,通过数据接口自动返回、获取办事所需全部电子证照、材料,实现智能调用复用,在确保信息真实性、安全性、统一溯源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75;"> 作为省级数字政府改革示范区,越秀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省“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打通”,上线“免证办”服务功能。依托“粤商码”电子证照核验能力和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众“一码”用证、“免证”办事。窗口通过的基础上,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有效搭建智慧大厅“码上好办”立体化服务体系。
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企业办事“少填、少报、少跑、快办”为目标,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基于“数字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省、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推动线上线下事项要素内容一致、数据同源,以标准化实现精细化应用。
通过挖掘“数字赋能”实效,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创新智慧政务应用,深化推进企业办事“免材料提交、免表单填写、免实物印章、免手写签名”,再造审批服务流程。越秀区获评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大湾区“城市在线服务指数”测评排名全市第一。
大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广东省政务服务一体机、税务一体化办税终端、自助取件蜜蜂箱、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打印机、自助照相亭等服务终端……在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智慧服务比比皆是。就近提供个人完税证明、信用报告查询打印等业务自助办理,让更多“大窗口”变成“小屏幕”。2021年,在全省政务服务大厅中率先引进“健康防疫核验系统”,实现智慧防疫与便民办事“两不误”,2-5秒钟即可顺利通行。
“免证办大大提高企业办事效率,缩减成本。”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蓝晓华介绍,全新亮相的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软硬件的整体提升,实现了企业生命全周期管理,大大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免证办只是针对企业办理证照,接下来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
距离更“短”:跨市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无界限”
“付主任您好,请问残疾人在办理残疾证补办和变更的时候,如果没有监护人,是否可以填写自己的姓名?”在越秀区政务服务大厅三楼的企业特色服务区,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科四级主任科员刘思敏通过视频会商系统,接通了贵州省长顺县政务中心的跨省通办专窗。
会议共享屏幕上,刘思敏打开了相关申请表咨询如何填写。“如果不是未成年人、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无须填写监护人。”远在一千公里外,贵州省长顺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付艳华对照表格一一解释。
“有时候对于贵州省的办理材料要求细节把控不清晰,可以过视频会商协同,请他们做直观的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居民办件被退,往返多次提交材料。”刘思敏介绍,去年以来,越秀区在全市率先打造首个对口扶贫政务服务通办专窗,与贵州长顺县结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前后台”合作关系,推行“跨省通办”综合受理远程审批服务,126项高频事项实现“收受分离、异地可办”。
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科科长许剑辉介绍,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立足省、市、区“一门、一窗、一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网上政务全程电子化交互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为企业、群众提供窗口办、自助办、网上办、远程办、代办帮办导办等服务,各渠道无差别受理。
目前,411项业务省内“跨区域”通办,打造“无界限”政务服务。
同时,推动企业“一件事一次办”。在服务中心二楼,除了市场监管局办事窗口,还特别设置理一件事专区。“开餐饮店、美容院涉及不同环节和事项,原来需要到多个部门办理。”蓝晓华以开设小型餐馆举例,群众可一次性申报开业所需办理的排水、消防、食品经营等5个事项,前台一次提交材料,后台分类联合审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积极拓展“不见面审批”和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基于“粤商通”“穗好办”和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越秀商家”“越秀政务”,为企业提供诉求响应、政策宣传、业务咨询、预约申请、在线申办等“一站式”掌上服务,743项涉企业务“一网通办”,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100%,100%进驻大厅综合受理。政策兑现“一窗受理”,489项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企业开办网上联办、最快半天。
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向燮介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提速争先,充分利用“越有数”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大力推行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智慧化政务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办事创业环境,让“不见面”办成事成为新常态。远程坐席、跨省通办、云勘查......一项项创新举措落地生根,实现小空间“大智慧”,为企业、群众办事打开便利之门,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服务更暖:AI赋能,企业服务“三接三即”
不见面,政务服务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网上一对一会商。如今,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企业特色服务专区。这得益于越秀区创新设置的审批部门“远程坐席”,与企业在线会商,“不见面”一对一提供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以来,广州市越秀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流程重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先导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构建智慧“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企业营商活动,创新远程审批场景应用,基于“越秀商家”“越秀先锋”创新“不见面”远程审批现场“云勘查”服务,在线快速完成并记录勘查过程。企业只需登录“越秀商家”自主选择网上申请,按照事项审批具体内容和要求录制上传勘查现场视频、照片,审批部门即可在政府侧后台“越秀先锋”观看现场视频、照片进行“不见面”审批。
审批结果自动流转“越秀商家”,将传统现场勘查需要的5-8个工作日压减至最快1天,有效实现“接件即勘”,打造整体化、协同化、标准化和便捷化服务,破解企业办事痛点堵点。线下进一步深化代跑代办服务,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项目提供咨询、指导、协调、代办、帮办,让企业并“网”办事,免跑腿,构建营商环境发展新格局。
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整体”服务政府,创新AI商务秘书服务,打破政务平台壁垒,建设问题知识库,无缝应用于微信企业群、社区群、街道群和粤政易内部群沟通上。
AI商务秘书第一时间推送最新政务政策,根据企业、群众提问进行智能问答,提供各类政务服务,让办证办事“群内沟通”更高效。企业诉求、咨询建议通过标准数据接口自动流转“越秀先锋”,即时送达“粤政易”政务服务工作群AI商务秘书,全区1893个网格与57个职能部门“接询即复、接诉即办”。
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改革创新导向,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还聚焦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先行示范区建设,对企业信用评级较高的商事主体实施“容缺受理”。开设广州首个信用修复现场受理网点,指导企业办理信用修复并提供咨询服务,企业信用修复最快45分钟办结,被列入广州市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不见面”智慧政务的背后,是越秀区以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纵深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成果。“十四五”开局起步,越秀区将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智能化提升,进一步增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能力,全力打响“越有数”政务服务品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